首页 > 黄骅新闻 / 正文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 |
本报讯(记者孙健通讯员徐玉鹏)记者从市质监局获悉,日前,黄骅市旱碱麦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正式列入2020年度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计划,示范区由黄骅市友和种植合作社承担实施。通过两年的建设期,项目区旱碱麦单产较常规种植亩产将提高10%以上,旱碱麦标准化技术辐射应用到周边150万亩的旱碱麦生产区。
黄骅旱碱麦品质高,成品口感好,是当地独有面食产品,由黄骅旱碱麦制成的黄骅“面花”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近年来,黄骅市以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旱作节水创新团队为依托,把推广旱碱麦作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,形成了“特色优势资源+产区+规模”的综合优势,旱碱麦成为黄骅农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。目前,黄骅市拥有优质旱碱麦标准化种植面积20余万亩,其中黄骅市友和种植合作社种植面积就达4000余亩。
按照发展规划,在接下来两年的时间里,黄骅市友和种植合作社将以市农林科学院为技术依托,建设2600亩旱碱麦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,围绕旱碱麦种植中的地、种、肥、播等10大要素,建立旱碱麦种植土地整治、新品种应用选择、生物有机肥施用、播种管理、生物农药使用、机械化收获、运输储存、销售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体系,并通过全程标准化管理技术,实现项目区小麦单产较常规种植亩产提高10%以上。
“不仅仅是产量的提升,还会通过追施水溶肥等方式,实现节水节肥目标,促进当地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。”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闫旭东研究员介绍说,示范区的建设,将推动黄骅市旱碱麦生产向集约型、效益型、规范化、品牌化方向发展,形成黄骅旱碱麦品牌效应,并培养一支稳定的旱碱麦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队伍,促进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。
- 上一篇:痛点击破
- 下一篇:脱贫户齐恩良过上新生活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 |
猜你喜欢
- 2020-05-14 宏宇亚龙湾西区居民代表到报社致谢感谢晚报帮助解决落户难题
- 2020-05-13 黄骅港煤炭港区三期工程荣获詹天佑奖
- 2020-05-12 黄骅模具借平台搭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快车
- 2020-05-12 宏宇亚龙湾西区居民落户运河区
- 2020-05-11 黄骅港河钢码头全部泊位具备CAPE级船舶减载靠泊能力
- 2020-05-08 黄骅东道安脱贫村民孙桂花申请入党
- 2020-05-08 黄骅港大宗商品重量鉴定引入第三方机构
- 2020-05-06 黄骅南排河镇建起30个“网上党支部”
- 2020-05-01 黄骅京津装备制造转移园有序复工忙生产
- 2020-05-01 黄骅今年建设5条排水管网
- 搜索
-
- 06-063.5亿尾水生生物苗种游进渤海湾
- 12-03黄骅两位老人修好小区门前路
- 09-03衡水商贩求助东光交警解难题
- 08-14黄骅地下战备医院新增五大主题小屋
- 10-23黄骅退休教师写村史
- 05-12黄骅模具借平台搭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快车
- 07-27王欣:让黄骅模具走向世界
- 10-30黄骅“胜信昌达物流”等3家企业上“黑
- 10-15沧州“非遗”项目走进课堂
- 04-02黄骅市县道中辛路改建工程进场开工
- 10-17沧州铁狮子景区门票价格明起调
- 05-08新华路与解放路早中晚高峰道路
- 04-23机动车“不礼让斑马线” 下月
- 04-22沧州市民注意 4月23日起公交首
- 04-16沧州市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
- 网站分类
-
- 标签列表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-栏目/内容页底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