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黄骅新闻 / 正文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 |
梳理出模具行业发展的技术特点,找到企业通病,一个个接地气的问题浮现出来。
对耐磨有要求的金属就需要硬度足够,但如果加工高精尖的模具,整体变硬的材料又不利于精细化操作,能否实现局部激光热处理,“哪里需要变哪里”?
类似这样的问题梳理出来后,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、北京生产力中心、北京工业大学、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、北京机电院机床有限公司、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行动起来,各个击破。到今年底,一台台量身定制的设备将免费送抵黄骅,为平台企业服务。
双方合作的第一年主要是北京方面的“物力”投入,比如无偿支持的设备,而接下来,将会主攻大数据、云平台,把管理、经营、销售上云,还将对所有设备进行数据化管理,做到实时在线、可追溯。这必然会开启一场全新的变革。“非常期待。”模二代范忠贤是黄骅模具行业率先进入“高精尖”领域的创二代,早在2018年跟随协会一同去上海参观学习的时候,他就看中了一款检测设备,但短短两年间,他已经将目光升级到系统配套、无缝对接的在线自动检测设备上,而这,恰是平台未来所要努力伇伇的方向之一。
模具既是高技术载体,又是高技术产品,上下游产业链都很长,也被称为“工业之母”——93%以上的产品都离不开模具行业。模具行业国内的市场需求每年达2600多亿元,北方需求量也超过700亿元。“南黄岩、北黄骅”,作为北方最大的模具基地,黄骅模具年产值达到20亿元。
“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技术上升空间,又有诸多资金政策的支持,有北京智力团队的倾囊相授、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,还有我们黄骅模具人追求高端的决心,我们会在升级的路上执着走下去。”宋亚东说。
- 上一篇:给力支持
- 下一篇:省级旱碱麦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落户黄骅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 |
猜你喜欢
- 搜索
-
- 02-29早日给大型客机装上“沧州造”
- 08-10“移动理发室”
- 11-26黄骅代金旺带着家乡上央视
- 11-17黄骅港成全国进境屠宰牛数量最大口岸
- 04-15春耕秋收全都管不收对方一分钱
- 04-22黄骅东聚馆村普查到多种野生药材
- 11-13京津冀健康城市建设峰会在黄骅举行
- 05-01黄骅京津装备制造转移园有序复工忙生产
- 12-0350多名大学生义务教20多名小学生
- 06-08拽开后备厢 警民救出11人
- 10-17沧州铁狮子景区门票价格明起调
- 05-08新华路与解放路早中晚高峰道路
- 04-23机动车“不礼让斑马线” 下月
- 04-22沧州市民注意 4月23日起公交首
- 04-16沧州市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
- 网站分类
-
- 标签列表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-栏目/内容页底部 |